欢迎访问【《大众文艺》】 今天是
《大众文艺》
您现在的位置:杂志首页 >> 往期目录 >> 正文
往期目录

《大众文艺》2020年01期

 浏览:17次
  • 《大众文艺》2020年01期

     原创平台

    十月,相忘于昆明古郎切;1非遗研究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佛山剪纸传承调查研究张芸芸;吴湄;杨逸成;王文乐;2-3
    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探论张金金;4-5
    绒花的制作与搭配所产生的心理影响研究吴玲玲;许霄霄;于淼;6-7
    日本“人国宝”认定制度对苏州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启示——以苏州发绣和日本陶艺为例徐萌;文彦云;许临扬;7-8群文论坛
    浅谈国家数字文化馆建设的意义与路径李亚男;9-10文艺评论
    狄更斯小说中的苦难和救赎高毛华;11-12
    简述斐奇诺与美第奇家族对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的艺术理念的影响刘创;12-14
    佛教文化在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意境研究孟岩;邹立文;花钧哲;15-16
    《髹饰录》的阴阳和合观念王志强;17-18
    《风景》之话语分析刘苗;18-19
    承研究之大成,启学术之慧眼——评路应昆新著《北京高腔研究》寇琪焓;20-21
    病房、监狱与战场——从薛忆沩《空巢》看老妇人的三重空间体验林一帆;22-24
    小山词中的“酒”与“泪”刘静怡;24-25
    刍议庄子亲情伦理思想内涵及其实践特征毛笛;26-27
    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五中的内涵与主张邓优倩;28-29
    浅论李健吾文学批评思想宁康;30-31
    论《花间集》中的“枕”意象赵亚男;31-32
    女性的突围与复归——虹影笔下的女性书写代静;33-34
    论《木星的卫星》中的女性身体书写黄字辉;35-36民族民间文化研究
    中国白族文化的海外展演与传播研究郭申;陈芳;36-37美术与设计
    夏布现代服饰设计的创新性研究蔡雨阳;黄秀英;38-39
    《哪吒之魔童降世》动漫电影海报设计的视觉要素及特征王慧敏;朱天阳;39-40
    印象派画家莫奈艺术作品浅析刘晓慧;41-42
    20世纪中国人物画发展历程琐谈李羚;42-43
    参数化智能设计在当代公共艺术中的价值与应用朱一;44-46
    吉祥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刘越;46-47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市景商业图册》考宋汀蓝;云嘉燕;48-50
    基于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对中国传统元素产品设计的启发与思考张周君;50-51
    慢城生态农副产品的特色包装设计研究张坤鹏;郭鑫;施爱芹;52-53
    UI设计中扁平化风格的发展方向探讨蒋子杰;53-54
    民国商标中的女性形象特征探析朱晓茜;55-57
    地域文化在武汉地铁7号线公共空间的表达李阳;58-59
    诗意乡村背景下的文创“慢设计”探究蔡立;杨杰;59-60
    一种新阅读方式——论书籍设计中的装置形态陈彦霏;61-62
    基于敦煌艺术的现代彩妆贴妆设计探讨董倩;章海虹;63-64
    视觉体验设计在品牌终端中的应用研究刘平;杨杰;64-65
    互联网场景下用户成长体系的交互设计研究孙任宇;吴昕;66-67
    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场馆导视设计研究李敏;周海娇;68-69
    基于老年人安全出行与辅助工具设计的研究黄劲松;黄馨莹;70-71
    论服装设计中的情感化表达杜阳;71-72
    孟菲斯风格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杨盛名;73-74
    浅析游戏化视角下的App产品体验设计——以“支付宝集五福”为例沈心鸣;赵全宜;74-75
    美丽乡村视野下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策略研究李莹;76-77
    面向新中产阶层的桌面音响感性设计分析蔡锦焕;刘颜楷;78-79
    民国时期商标中的美术题材图像探析——以西方建筑、雕塑为例杨婷;80-81
    中国传统吉祥图形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规律研究王洪瑞;81-82
    陕北丘陵沟壑区城镇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吴起杨青川口为例赵义卿;83-84
    时尚视野下的跨界设计研究孙钰雯;戚孟勇;84-85
    浅谈乡村文创IP中的卡通形象设计思路张祺;86-87
    智能时代下的方向盘设计研究邓昭;屈小月;88-89
    视觉传达设计文化在电梯空间的传播与运用分析宋玉洁;90-91
    西方具象写实雕塑:肖像雕塑研究邹智勇;91-92
    汉代女乐服饰造型研究满甜;93-94
    广西壮族服饰图案在工笔人物画中的应用与研究刘玉;94-95
    博古图的审美文化意蕴杨宝珠;96-97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艺术性研究李林;98-99
    花园之城建设导则在城市绿地景观系统中的应用——以西安市为例宋洁;99-100
    景观生态格局分析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王杰;曹加杰;101-102
    数字时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思考栾明燕;胡筱宇;103-104
    明清之际画风的历史地位及影响探析张丽春;105-106
    乡村文化振兴驱动下的安徽蒙城文创设计思路探究郁玲玲;106-107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邓绍;吴耀宇;108-109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对当今时代的潜移默化马成良;关慧良;110-111
    谈数字技术时代视觉文化影像艺术的审美殷海华;112-113
    汉娜·霍赫作品中的“隐喻性”研究陈钲宏;张彬蓉;114-115
    中国当代水彩画民族化与现状探究张帝;115-116
    文房清供“无量寿佛图”的文化阐释唐健武;陈飞虎;117-118
    城市广场空间与人群行为特征分析——以新城广场为例李肖;118-119
    古城墙的价值分析与优化策略研究——以河南大学明伦校区东门城墙为例张皓;雷磊;冯浩起;陈晓旭;120-121
    基于意象尺度的产品造型与网售竹制衣帽架竞争力的相关性分析潘利涛;122-123
    明清螭吻形象的文化内涵及创新应用胡斌;124-125
    浅析儒家六艺文化对当代校园景观小品设计的影响张鹤;125-126
    浅析徐渭艺术风格李铭阳;127-128
    试用文本挖掘的方法从日本《现代设计事典》初探日本平成年间包装设计变迁贺佳;尾方义人;129-130
    西北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新模式的规划研究——以武威市服务区凉州印象空间为例支巧静;李彬;130-131
    多模态话语视角下的戏曲海报设计趋势与审美趋向张悦;132-134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土景观的营造——以山西省曲沃县曲村为例续家帆;134-135
    传统盘扣样式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苗开月;136-137
    沂蒙地区柳编工艺表现内涵浅析尹小宁;138-139
    新古典主义设计的研究周东;139-140
    关于“印学秦汉”的理论传统常加;141-142
    浙北早期民宿发展现状及更新策略于海陶;142-143
    武汉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与标志性城市文化景观的形成陈小斐;熊晶晶;144-145
    基于情境互动的学龄前儿童教具创新设计研究张米萌;146-147
    游戏化思维下的增强现实类南京建筑展示作品设计探究金霄;钟晨;147-148
    徽派建筑元素与宏村民宿结合研究盛澍;高一帆;朱健;梅澍;于淼;149-150
    基于风景园林视角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以淮安市清江浦区为例方斌;崔志华;151-152
    范宽《溪山行旅图》研究孙冠挺;153-154
    飞鸿戏海——董其昌书风成因浅析戴曦;155-156+255音乐理论
    莫扎特声乐套曲《你们欢呼雀跃吧》——“启蒙运动”思潮影响下的“人性”与“自由”崔英姿;157-158
    探析现代中阮艺术的表现特性与演奏技巧吕妙燃;158-159
    歌剧《奥菲欧》是西方人文主义歌剧创作的开端邢慧雯;160-161
    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艺术赏析姚远;162-163
    琵琶轮指演奏技法在音乐作品中的运用逯凯;163-164舞蹈研究
    舞蹈与多媒体融合的艺术价值思考潘阳;165-166
    浅析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谢亦博;166-167
    浅析彝族舞的审美特点及成因唐钰婷;168-169舞台艺术
    我国古典戏曲反礼教女性形象探析刘月月;169-170影视传媒
    空难题材电影叙事比较研究——以《中国机长》《萨利机长》《紧急迫降》为例王鹤彤;王雁宁;171-172
    刮骨疗庸的“醒世”良方——从“陌生化”与弗洛伊德性本能角度评价《邪不压正》张玉星;173-174
    论民国电影《新女性》中的真实性与戏剧性陈旋;174-175
    论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家庭教育的启示欧梦吉;176-177
    浅析非遗微纪录片的传播对传统手工艺的影响——以金陵玉雕为例占睿;张宁;177-178
    浅析微纪录片对非遗文化传播的影响——以南京云锦为例周婧易;张宁;179-180
    简析日美动画电影对中国古代女性的建构周曦;180-182
    从电影《死亡诗社》引发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精神困境突围路径的思考肖筱萌;183-184
    电竞剧文化价值导向建构路径分析蔡帛真;185-186
    贾樟柯的电影声音创作与艺术追求袁梦;187-188
    《无可救药爱上你》:双重叙事中的多重对话路琪;189-190
    《阳光情人》:身体景观与家族史诗陈嘉美;190-191
    国漫崛起背后传统文化的现代薪火——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杭哲慧;192-193文史哲研究
    浅析明代社会环境对仇英跻身吴门四家的意义段单;194-195
    彼得大帝及其全盘西化方针初探王美琳;195-196语言与写作研究
    《西游记》德语译本女性译者视角下的殷温娇形象的塑造王泳海;197-198
    浅析现代诗歌的写作方法任家进;199-200
    高尔基《童年》作品中比喻修辞格的运用及汉译马胜楠;201-202
    英文手机说明书的人际功能研究朱伊晴;王淑琼;202-205文化教育
    基于归纳演绎法的“V着”存在句的教学设计郑子浩;张新珍;206-207
    动漫专业校企合作教研学习方式分析王玲;208-209
    由外及内 由内而外——谈谈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指导方法黄春平;210-211
    当前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于书娟;朱开甜;211-2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郭明哲;吕佳琦;213-214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网络育人路径探析余招文;214-215
    萨提亚治疗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杨卫琴;英震;216-217
    应用朗读教学法提高歌唱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徐晓红;217-218
    艺术审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王宏丽;219-220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态大学建设的路径探索柴钧杰;220-221
    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教师的课程领导庄媛媛;222-223
    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师生对话的意义与建构刘亚奇;刘径言;224-225
    大类招生背景下设计理论课的案例式教学陈瑾;226-227
    《了凡四训》中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王成涵;227-228
    独立学院包装设计课程Workshop教学模式研究崔洋;229-230
    对南京市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黄文泽;231-232
    独立学院学生学业发展的激励机制研究闫海水;232-233
    高校人文艺术类公共课MOOC的现状与策略研究崔东泽;234-235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挑战及应对张志建;任雯;235-236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应对策略研究王磊;237-238
    高职建设“职业大学”:现状、优势与路径建议陈瑞达;238-239
    浅谈儿童戏剧教育朱亚楠;240-241
    浅析新时期高校本科科研育人张瑶;曹建新;庄永亮;张静;242-243
    试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现实意义于梦婕;243-244
    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转向的合理性阐释王雪萍;245-246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史亚萍;246-247
    依托学科竞赛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以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为例杜威;令狐欢欢;李法社;248-250
    基于倡导联盟框架的艺考政策分析黄晓芳;251-252
    心理自助模式对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启示芦球;252-253
    高校学生宿舍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杜威;254-255
    河南省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培训课程改革初探陈巍;256-257文化与旅游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崔玉靖;258-259文化综合
    中日ACG文化交流现象分析金莞林;259-260
    浅析《忍经》中的“不争”对于当代社会“佛系”的引导王润琪;261-262
    健全陕西省文化产业体系的构思詹绍文;卢娟;262-263
    论新乡贤文化对传统村落文化建设的作用——以常山县金源村为例胡静;杨小军;264-266
    浅析绍兴黄酒文化的内涵与传承苏全胜;聂正宁;王爽;266-267
    从百雀羚看老品牌的复兴之路姜语菡;胡文娟;黄慧慧;268-269
    哲匠培育及举措研究刘丽娴;王明坤;270-271
    文化自信的内涵与形成机理探微朱蔚懿;271-272
    魏晋风度研究综述田梦琪;戚孟勇;273-274
    芮光晔作品欣赏2
    关于征集文艺类作品、学术论文的通知275
     

    发布日期:2020-09-11